中新社婺源11月27日電 (記者 王劍)“五顯大帝信仰是道教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,也是兩岸及海外華人共同的精神紐帶之一。”27日,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在此間參加“五顯文化論壇”時表示,“江西婺源是‘五顯大帝’故里,希望兩岸道教界共同努力,推動五顯大帝祖庭‘靈順廟’復建。”
  “五顯信仰”最早產生於唐代婺源縣“靈順廟”,成熟於宋元時期併成為官方合法宗教,經歷代皇室崇奉,在中國大陸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信仰基礎,在福建漳州、龍岩、福州地區是僅次於媽祖的第二大信仰。“五顯大帝信仰”也是臺灣、澳門、東南亞華人集居地比較流行的神仙信仰。
  27日,包括中國道教協會、臺灣中華五顯大帝廟宇發展協會、江西婺源五顯文化研究會及部分高校、智庫學者在內,兩岸一百多名“五顯文化”研究者、推動者集聚五顯大帝祖庭——江西婺源,就加強“五顯文化”交流與合作,推動五顯大帝祖庭‘靈順廟’復建展開交流。
  張繼禹在論壇上表示,2012年,中國道教協會曾應邀赴臺灣,兩岸道教界就五顯大帝信仰文化交流合作、五顯大帝祖庭的恢復與重建等問題達成諸多共識。“五顯大帝僅在臺灣就有50多座廟宇,在東南亞華人中也有廣泛信仰,已經成為兩岸及海外華人共同的精神紐帶之一。”
  中新社記者瞭解到,2011年以來,海峽兩岸道教界已就五顯大帝祖庭的恢復與重建等問題多次互訪、交流。
  江西省婺源縣位於皖贛浙三省交界處,是古徽州府六縣之一,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,素有“書鄉”、“茶鄉”之稱,被外界譽為“中國最美的鄉村”。(完)  (原標題:兩岸道教界江西論道助推“五顯大帝”祖庭復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p86wpecv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